截至 2025 年 3 月 18 日,不銹鋼期貨市場呈現以下特征:
-
價格表現:上期所不銹鋼主力合約(2505)夜盤收于 13650 元 / 噸,較前一日上漲 0.22%,但日內波動加劇,顯示多空分歧加大。現貨市場方面,民營毛基主流價格至 13250-13350 元 / 噸,鋼廠新開盤價上漲 300-400 元 / 噸,但下游采購意愿不足,成交清淡。
-
政策與成本支撐:印尼能源與礦產部調整鎳產業鏈稅率的政策持續發酵,疊加國內 “金三銀四” 傳統旺季預期,市場情緒偏樂觀。原料端,高鎳生鐵價格漲至 1014 元 / 鎳點,南非鉻礦價格堅挺,鋼廠生產成本增加,利潤倒掛現象顯著,推動鋼價上行。
-
庫存壓力凸顯:截至 3 月 14 日,全國不銹鋼社會庫存 112.7 萬噸,周環比上升 0.36%,其中冷軋庫存增加 0.89%;上期所不銹鋼倉單量達 189,887 噸,較前一周大幅增加 49,264 噸,顯示現貨資源充裕,去庫速度放緩。
-
政策紅利與成本推動:印尼鎳礦政策調整及國內穩增長政策(如基建投資、消費刺激)短期提振市場信心,疊加原料成本支撐,不銹鋼期貨價格突破 13,500 元 / 噸壓力位。但需注意,政策落地效果存在不確定性,若需求端恢復不及預期,價格上行空間將受限。
-
技術面壓力與資金博弈:不銹鋼期貨日線 MACD 紅柱面積縮減,60 分鐘線出現頂背離,顯示上漲動能減弱。持倉量雖有所回升,但成交活躍度下降,表明資金追高意愿不足。短期需關注 13,700 元 / 噸壓力位與 13,200 元 / 噸支撐位,區間震蕩概率較大。
-
供需矛盾制約漲幅:盡管鋼廠挺價意愿強烈,但下游需求仍以剛需為主,終端消費(如房地產、制造業)復蘇緩慢,疊加高庫存壓力,現貨成交難以持續放量。倉單資源的快速累積進一步壓制市場情緒,短期價格或面臨回調風險。
-
需求端:旺季預期與現實的博弈:
-
短期:3 月進入傳統旺季,但當前需求啟動節奏偏緩,下游企業對高價資源持觀望態度,采購謹慎。若 4 月需求仍未明顯改善,庫存去化壓力將加劇,價格或承壓下行。
-
中長期:隨著穩增長政策逐步落地(如基建項目開工、家電下鄉等),不銹鋼需求或在二季度邊際好轉,尤其是新能源、高端制造等領域的需求增量值得關注。
-
供應端:產能釋放與成本約束:
-
2025 年 3 月國內不銹鋼粗鋼排產 344.01 萬噸,環比增加 11.37%,同比增長 8.97%,顯示鋼廠復產意愿較強。但高成本壓力下,部分中小鋼廠可能面臨減產風險,供應增速或放緩。
-
印尼鎳鐵產能持續釋放,預計 2025 年總產量將達 400 萬噸鎳金屬量,對全球不銹鋼供應鏈形成沖擊,長期來看可能壓低原料價格,緩解成本壓力。
-
庫存周期與價格傳導:
-
當前庫存處于歷史高位,若需求復蘇乏力,去庫周期可能延長至 6-8 個月,壓制價格中樞。但隨著原料價格回落,鋼廠挺價意愿或減弱,現貨市場可能出現 “價跌量增” 的被動去庫。
-
風險因素:
-
政策不及預期:印尼鎳礦政策執行力度不足或國內需求刺激效果弱于預期。
-
原料價格波動:鎳、鉻等原料價格受國際市場(如 LME 鎳價)影響較大,地緣政治風險可能加劇價格波動。
-
庫存去化不及預期:若二季度庫存仍未有效下降,市場可能面臨深度調整。
-
操作策略:
-
短期:高拋低吸為主,關注 13,200-13,700 元 / 噸區間,突破后順勢而為。
-
中長期:逢高沽空或套期保值,尤其是在需求證偽、庫存高企的背景下,需警惕價格回調風險。
-
跨品種對沖:可關注鎳 - 不銹鋼價差套利機會,鎳價若因供應過剩下跌,可能拖累不銹鋼價格。
2025 年 3 月 18 日后,不銹鋼期貨走勢將呈現 “短期政策支撐下的高位震蕩、中長期供需再平衡下的結構性調整” 特征。短期需關注政策落地效果與庫存去化速度,若需求端持續疲軟,價格可能在二季度承壓回落;中長期來看,若需求復蘇超預期疊加原料成本下行,不銹鋼或迎來趨勢性上漲機會。投資者需密切跟蹤鋼廠排產、庫存數據及宏觀經濟指標,靈活調整策略。